研究分析“回流儿童”发展困境:被迫流动的矛盾下产生无力感
原标题:“回流儿童”发展困境调研分析:被迫流动矛盾产生的无力感。
“他们就像在城市和城镇之间来回摆动的钟摆,渴望定居,却又停不下来,渴望归属,却又不完全被接纳。”2022年发表在第三期《儿童研究杂志》上的一篇论文指出,
本文作者是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赵雅乐、赵伟、肖文和陆斌。他们通过对甘肃陇南部分“返乡子女”发展困境的实地调查发现,与非返乡子女相比,返乡子女生活适应能力差,学习成绩好但教育满意度低,心理认同度低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制定者对此重视不够,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。教育上“大班额”的局面没有彻底解决,学校教育工作者无能为力;公众关注度低,本地居民和返乡子女之间存在“双向排斥”。
据介绍,返乡儿童是一个具有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双重身份的特殊群体,他们的身份随着时间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。当他们离开出生地,随父母在省外城市生活时,他们就是流动儿童;当被迫返回家乡,生活在久违的家乡时,那些父母没有随他们一起返回的孩子就成了留守儿童。
课题组发现,在留守儿童大省甘肃省的14个市(州)中,陇南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,占农村留守儿童总数的23.55%。在陇南九县(区)中,礼县是陇南最后三个贫困县之一,在人口、民族、历史、文化、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。考虑到样本的数量、样本的代表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,课题组最终以甘肃省陇南市礼县“返乡儿童”为命名,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法,调查“返乡儿童”的发展现状和困境。
参与研究的学校有澧县第一中学、澧县第二中学、严观镇九年制学校、澧县旗山九年制学校和澧县红河九年制学校。共收集有效儿童样本260份,其中男生占36.2%,女生占63.8%。返校儿童158人,占总样本容量的60.8%,未返校儿童102人,占样本容量的39.2%。
文章称,“无法参加当地中考”和“父母不在外打工,一起回家”是孩子返乡的两大主要原因,分别占54.43%和35.44%。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,教育因素和家庭发展需求是影响家庭流动决策的重要因素。“外地生活压力太大”和“提高家乡办学质量”也是影响回归的重要原因,分别占21.52%和15.19%。此外,“不适合在外地学校任教”和“打工子弟学校关门”也是两个影响因素,但比例相对较小,分别占8.86%和1.27%。
调查显示,父母带着孩子返乡的比例为31.65%,但之后父母还是会外出打工,把孩子留在老家。缺少父母的关爱与陪伴,势必会对返乡子女的成长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。调查显示,近70%的返乡儿童在回到家乡后成为留守儿童。从监护类型来看,母亲留守儿童比例为12.66%,父亲留守儿童比例为22.78%,父母留守儿童比例为25.32%。56.97%的孩子与父母见面的频率低于一周一次,一年见父母一次的比例达到37.97%。
对于返乡子女发展困境的成因,文章分析认为,一是政策制定者重视程度低,缺乏相关政策支持;第二,教育上“大班额”的情况没有彻底解决,学校教育者无能为力;三是公众关注度低,本地居民与返乡子女之间存在“双向排斥”现象。
文章指出,返乡子女在与当地居民相处时可能会出现“双向排斥”的情况:一方面,在省外繁荣发达的城市与相对落后的乡镇的强烈反差下,返乡子女会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,另一方面,在被迫流动的矛盾下,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剥夺感和改变现状的无力感。反流儿童心智尚未成熟,无法理性客观地处理自己的生活处境,因此往往会表现出不满、拒绝、不屑、不适等负面情绪。
另一方面,当地居民在当地生活多年,形成了牢固的群体观念,自然会把新加入的群体成员归为外来者,不会有意识地产生排斥心理。同时,返乡子女有意无意流露出的优越感的外在表现,以及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孤立和疏离,会进一步加剧当地居民的排斥心理。不同的生活经历也使得返乡子女难以融入同伴群体,形成双向排斥,这无疑增加了返乡子女的社会适应难度。
基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,本文建议从顶层政策设计上提高返乡子女的公共服务水平。把握共同要求与个体发展的关系,因地制宜发展教育,推进“家庭-学校-社区”三位一体的托幼服务体系建设,促进返乡子女社会适应,保障返乡子女受教育权利,助力乡村振兴。
其中提到,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,大批乡镇人离开家乡投身城市建设,做出了巨大贡献。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,大多数农民工选择将孩子送到城市工作生活和学习,以便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。在城市化之后,教育可能成为塑造中国人口流动模式和特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。但这种愿望与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相冲突,也与大城市的和解现实相冲突。流动儿童很难在其他地方顺利接受教育,许多儿童不得不选择回到初中或高中,以解决升学问题。因此,各地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,积极推进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,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,共享教育资源,改革异地高考制度,减轻适龄儿童入学压力和难度,让适龄儿童在父母一方接受义务教育。同时,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要相互协调,提供教育衔接、志愿救助等服务,从顶层政策设计上为随迁子女创造便捷、高效、友好的制度和社会环境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。
责任编辑:
本文地址:http://2qiu.55jiaoyu.com/show-285044.html
本文由合作方发布,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展全思梦
推荐文档
- 11.往年大连中考满分是多少
- 12.为什么说学播音毁一生,原因有哪些
- 13.淘宝店铺的优质好评语大全
- 14.考研可改变第一学历吗、专科考研可以改变第一学历吗
- 15.民学网查出的学历国家承认吗(民学网查出的学历国家承认吗是真的吗)
- 16.往年轻薄商务笔记本电脑推荐-商务轻薄本性价比排行
- 17.承德护理职业学院(承德护理职业学院2023年招生计划)
- 18.wreak是什么意思wreak的翻译(wake,area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)
- 19.电子科技大学A+类学科名单有哪些(含A、B、C类学科名单)
- 20.systematic是什么意思systematic的翻译(systematically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)
- 21.leant是什么意思leant的翻译(lean,on什么意思中文意思)
- 22.华南农业大学是几本大学,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
- 23.包头中考考试科目时间预测安排,包头中考考哪几门考哪些课程
- 24.高考430分能上什么大学,430分高考能报啥学校
- 25.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有什么(朱自清的散文代表作有什么散文集有什么散文诗集有什么)
- 26.浙江有几所大学是985和211,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汇总
- 27.i5,1155G7和R5,5600U哪款好-对比评测
- 28.荷兰什么叫-荷兰弟为什么叫荷兰弟,出演蜘蛛侠原因曝光
- 29.警察警衔工资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【全文】解读
- 30.电大专科(电大专科毕业论文)
- 31.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官网
- 32.广州大学专科
- 33.大连陆军学院,原大连陆军学院校址现在什么是什么学校
- 34.亲们,谁给一份南京大学的研究生招生简章?(河海大学
- 35.他日若遂凌云志全诗及出处
- 36.铜绿的化学式是什么有哪些性质
- 37.「佛山市顺德养正西山学校初中部」往年录取分数线
- 38.公办本科(公办本科和民办本科有什么区别)
- 39.外交学院是名牌大学吗
- 40.往年湖南高考成绩排名一分一段表
- 41.全国有8所烟草院校是哪些(这4所大学门槛低)
- 42.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基本概念是私人垄断资本主义
- 43.难以启齿,这8部影片可以一看(性教育适合看的影片)
- 44.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爆发战争的原因是什么
- 45.往年东莞市高中排名前十最新
- 46.大朗网络教育(大朗教育)
- 47.往年甘肃省高中排名最好的高中
- 48.逻辑思维训练有哪些方法优秀训练方法推荐
- 49.浙江大学教务管理系统
- 50.人类的动物老师有哪些这属于什么学科
- 51.往年山西高考状元榜_山西历届高考理科状元和文科状元
- 52.往年北京舞蹈学院艺术类招生简章招生人数及专业
- 53.航空最好的5个专业就业前景如何
- 54.太原科技大学怎么样及评价好不好太原科技大学口碑如何
- 55.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出自哪
- 56.舍本逐末发生在什么时期含义是什么
- 57.女孩子首选十大专业什么专业适合女生
- 58.国防生是什么意思指的是什么
- 59.河南省三本学院有哪些2018最新三本院校名单
- 60.往年龙岩高中学校排名榜单龙岩十大优秀高中
- 51.2024年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大纲
- 52.2024湖南工商大学研究生学费多少钱一年-各专业收费标准
- 53.2024年山东建筑大学MBA报考条件
- 54.2023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单招录取分数线
- 55.天津播音与主持统考包含哪些专业
- 56.新疆舞蹈统考包含哪些专业
- 57.北京书法统考包含哪些专业
- 58.2023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单招和综合评价招生录取分数线(含2022年)
- 59.山西美术与设计统考包含哪些专业
- 60.2024北京播音与主持统考科目有哪些 总分多少分
- 61.南充2022年卫校在哪
- 62.浙江去年现在电子商务学校学什么专业好【供你参考】
- 63.成都去年女生读计算机学校好不好【供你参考】
- 64.邹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23年招生计划
- 65.甘肃去年轨道交通学校学什么的【供你参考】
- 66.从容不迫是什么意思
- 67.原创 荣耀60系列开售:从荣耀50火到60,为什么消费者会闭着眼买荣耀?
- 68.乐山欣欣艺术职业学校2023年招生办联系电话
- 69.蒙自县职业高级中学学费,收费多少
- 70.往年离婚协议书范本(最新版)5篇

